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7篇
  免费   2737篇
  国内免费   2842篇
测绘学   942篇
大气科学   2746篇
地球物理   3529篇
地质学   4737篇
海洋学   1698篇
天文学   729篇
综合类   880篇
自然地理   109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568篇
  2018年   437篇
  2017年   483篇
  2016年   524篇
  2015年   602篇
  2014年   679篇
  2013年   736篇
  2012年   792篇
  2011年   793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799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867篇
  2006年   757篇
  2005年   609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467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388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302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对地震异常前兆信息量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描述各种地震异常前兆信息量的普适性综合数学表达式.从大量震例资料入手,再次研究了地震异常延续有效性的问题,进而建立了地震异常持续有效时间与延续有效时间的数学关系式.收集整理了1980~1997年华北地区水化、形变、地磁、应力、水位、地电等371个观测项目、上百万个前兆观测数据,对每一观测项目逐一计算了它们的地震异常前兆信息量.研究了华北地区近20年的地震异常前兆信息场的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建立了华北地区Ms≥5地震的中短期综合预报指标体系,经R值评分检验,表明该地震综合预报指标体系在中短期地震预测中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电磁波和弹性波响应特征,其响应是构成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介质条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层应力墙瓦斯突出机理认为,瓦斯突出煤层由关键层和伴随层构成。关键层和伴随层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体现在物理场的差异上,把关键层(或瓦斯突出煤体)作为地球物理场中的异常体进行研究是可以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识别的。突出地球物理场响应特征的研究为从地球物理研究瓦斯突出预测理论和方法提供了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993.
Sediments of eight groyne fields along the middle course of the River Elbe (river km 287?390) were geochemically studied. The 78 sediment samples were analysed for pH and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The grain size fraction < 2 μm was used for mineralog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semiquantitative clay mineral analysis; total element content (Al, Ca, Fe, K, Mn, Cd, Cr, Cu, Ni, Pb, Zn), total inorganic and organic C, and bonding form fractionation with a six‐step sequential chemical extraction. The latter was performed on selected samples (n = 32). The sediments along the Elbe's course are still contaminated with heavy metals far above the local geogenic background level. An enrichment factor of more than 15 was calculated for zinc. Cr and Ni are the elements with the lowest enrichment. The bonding form analysis of selected heavy metals shows a dominance of relatively immobile bonding forms, e. g. the moderately reducible and the residual fraction, which implies a relative low mobility potential. Only Zn poses a higher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since it has a higher percentage of the first three extracted phases: adsorbed, carbonate, and easily reducible fraction.  相似文献   
994.
Modelling peak accelerations from earthquak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prediction of peak horizontal accelerations with emphasis on seismic risk and insurance concerns. 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s are used to analyse well‐known earthquake data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mis‐specifying assumptions on the error term are quantified. A robust fit of the usual model, using recently developed robust weighted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s, is presented. Outlying data are automatically identified and subsequently investigated. A more appropriate model accounting for the extreme value nature of the responses, is also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he implication on acceleration predictions is demonstrated.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热力学平衡理论及库车盆地的实际,建立了该区地层水温度、压力条件下方解石溶解、白云石对方解石交代作用的热力学平衡条件,并根据地层水介质特征探讨了该区方解石溶解、白云石交代方解石的具体成岩反应状况,认为该区地层水条件下正进行着方解石溶蚀及白云石对方解石的交代作用,方解石的溶蚀是形成该区深层次生孔隙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996.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20  
通过大量断层和褶皱的野外观测以及构造形成序列的确定,同时考虑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板块动力学背景,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古构造应力场的研究。研究表明盆地区域主压应力场方向在加里东期呈NNE-SSW向和近SN向,主要是晚奥陶世以来秦岭洋盆向北俯冲并与华北板块碰撞的结果;印支期主要呈NW-SE向和NNE-SSW向、SN向,主要受中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中羌塘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拼贴产生的远程构造效应影响;燕山期主要呈NW-SE向,主要受古太平洋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远程构造效应影响,盆地西南缘呈NE-SW向;喜马拉雅期呈NNE-SSW向,主要受新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和今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联合作用影响,即今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997.
鄂尔多斯风沙滩地区土壤凝结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鄂尔多斯风沙滩地区,常年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地下水资源消耗主要源于表土蒸发.而土壤凝结水的形成与转化又与表土蒸发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气象局院内,采用自制的笼屉式测渗仪进行土壤凝结水的观测试验研究,测量方法为称重法.并同步观测地表以上50cm处的空气温湿度以及地表和地表以下5cm、10cm、15cm、20cm、30cm、40cm、50cm处的土壤温度.通过试验,初步探明了该区土壤凝结水的形成与转化的基本过程,以及土壤凝结水的转化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8.
储层结构体现在层次性和拼合性2个方面.双河油田含油层段在地质层次上划分为10级:地层段、油层组、小层、单层、单砂体、成因砂体、成因增量、层系组、层系和纹层,体现了各级次的地质作用.拼合性体现为储层由不同的要素相互镶嵌叠置而成,其中较重要的是结构要素的规模及其空间匹配.基于储层的这种层次性和拼合性,形成了相应的储层剖面和平面预测模型,在区内划分出4类剖面模型样式和6类平面模型样式.不同的模型样式体现了不同的内部结构特征,而这种结构特征影响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流体流动,进而形成不同的剩余油气分布样式.  相似文献   
999.
青藏高原东部壳幔速度结构和地幔变形场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青藏高原东部地球动力学问题中,笔者在文中主要考虑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和地幔变形场有关的问题,它涉及当前流行的下地壳流动模型和壳-幔的耦合-解耦模型。在2000年完成的穿过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深地震测深剖面,揭示了川西高原的地壳结构具有地壳增厚(主要是下地壳增厚)、地壳平均速度低等特点,显示地壳的缩短与增厚的碰撞变形特征。根据川西高原上设置各爆炸点的记录截面图共同呈现PmP(莫霍界面反射波)弱能量的特点,推断在川西高原的下地壳介质具有强衰减(Qp=100~300)的性质,支持存在下地壳流动的模型。青藏高原东部和川滇西部地区的上地幔各向异性(SKS波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延迟时间)的初步结果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壳-幔变形特征是不同的,尽管它们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同一个板块碰撞带。在青藏高原内部的壳幔变形属于垂直连贯变形,它以缩短为主,而高原外部的地壳(或岩石圈)则相对于其下方地幔运动。在高原内部和外部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的地幔变形过渡带。然而,高原内部的垂直连贯变形与高原内部存在大范围下地壳流动的模型不一致。笔者在该地区开展了近两年的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试图从地震记录中确定过渡带的位置和探讨它的流变性质。文中扼要回顾已经取得的结果,并介绍正在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现代地震活动及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地震活动特征,利用近震直达波最大振幅比方法反演了99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并作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现代地震活动整体上继承了历史地震分布格局,未显示增强趋势;断裂带及邻区应力场P轴和T轴优势方位大致呈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分布,现今承受的作用力以近水平或斜向为主,但也存在部分其它方向的应力场和近垂直方向的作用力。震源断层的破裂类型,带内以逆冲(或正断),或近逆冲(或正断)型为主。带附近较明显地呈现出走滑型或近走滑型破裂的优势;北、南亚段应力场有明显差异,即北压南张,其分界大约在北纬32°附近,北西西走向的桥头集—东关断裂是两者间的构造变换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